3月29日深夜23点12分,一辆挂着“鄂AAV1xxx”车牌的小米SU7标准版,在安徽铜陵高速离出口不到2公里的地方,猛地撞上中央新泽西护栏,随后车头蹿出火苗,短短几分钟整车被火球吞没。网传视频里,火光把夜空照得通红,伴随“噼啪”爆裂声,让人隔着屏幕都心惊。更令人心碎的是,车内三名女孩是同宿舍同学,这次结伴从武汉出发,只为到铜陵参加教师编制考试,谁料终点成了人生的句点。事故发生后,“小米SU7碰撞后车门锁死”“电池爆燃”“三人无一生还”等关键词瞬间刷屏,微博阅读量一夜冲破8亿,抖音相关视频播放破20亿次,网友把事件称作“最惨小米日”。

家属的绝望从屏幕里溢出来。其中一位女孩的母亲说,自己是雷军十年铁杆粉丝,家里手机、电视、扫地机全是小米,“出事前我还在跟邻居炫耀女儿开的是SU7,没想到下一秒就……”她哽咽道,事发后自己连夜包车赶到铜陵,可在高速口被拦下,“没人告诉我孩子怎么样,连遗物都没见到”。另一名女孩的男友——也是车主——透露,他和女友青梅竹马,“就差一场婚礼”,当晚22点两人还在微信语音,女友兴奋地说“马上到酒店啦”,却再没等到回复。让他愤怒的是,事故已过去四天,小米官方除了一条微博声明,再没人主动联系家属,“我打了400客服、给商城在线客服留言,甚至私信雷军,全都石沉大海”。

4月1日凌晨,@小米公司发言人终于发声: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,配合交警、消防、第三方机构调取数据,初步确认车辆电池包在碰撞后“局部发生热失控”,但“车门是否锁死”“是否弹出逃生时间”等关键疑问,公告里并未给出答案。声明发出后,评论区瞬间被“滚”字刷屏,点赞最高的一条质问:“数据都在你们服务器里,四天还读不完一条CAN日志?”面对汹涌舆情,小米总部前台甚至被外地网友寄去花圈、挽联,保安不得不加派岗哨。

记者实地走访发现,事发路段为G50沪渝高速铜陵往芜湖方向365公里+800米处,中央护栏外就是5米深沟,救援车辆只能逆向驶入。枞阳华瑞医院急诊科负责人证实,他们23点18分接到120调度,10分钟后抵达现场,“整车已烧得只剩铁壳,根本靠近不了”。铜陵市交通运输局随后透露,省市两级应急、公安、交通、市场监管部门已组成联合工作组,事故车辆被整体吊装运往合肥一家第三方实验室,将对电池、车身、电控、门锁系统做全面“尸检”。按照流程,报告最快15个工作日出炉,但家属等不起,网友也等不起。
这场悲剧让“电动车高速碰撞起火”的老话题再度冲上风口浪尖。有汽车博主连夜拆解SU7用户手册发现,标准版电池包采用94节刀片电芯,官方宣称“针刺不起火”,但手册同时写明“剧烈侧面碰撞可能导致电芯变形热失控”;更关键的是,SU7全系采用隐藏式门把手+电子解锁,一旦12V小电瓶被撞断或高温失效,机械拉手隐藏在脚垫下方,“第一次坐车的乘客根本找不到”。一位不愿具名的电池工程师告诉澎湃新闻,三元锂材料能量密度高,热失控后可在60秒内升温至600℃,如果车门再打不开,“车内人员生还窗口不到30秒”。这些技术细节被剪成科普短视频,点赞高达500万,网友直呼“后背发凉”。

市场层面,小米汽车港股概念板块4月1日早盘一度跌超7%,市值蒸发约300亿港元;二手车平台当天出现“SU7准新车抛售潮”,最便宜的2025款标准版挂出18.8万元,比指导价低4万。一位深圳车商苦笑:“以前客户问‘多久提车’,现在第一句‘这车会起火吗’?”面对信任危机,小米内部被曝已暂停原定的“SU7旅行版”预热计划,雷军微博也停留在3月30日的“米粉节”宣传,再未更新。
然而,比股价更痛的是人心。4月2日,三名女孩的校友从武汉包车赶到铜陵,在高速出口摆满向日葵与奶茶,卡片上写“愿天堂没有加班和考试”。视频传到墙外,连特斯拉车主论坛都在讨论“如何手动弹出隐藏门把手”,美国网红“@techwreck”拍视频呼吁“所有电车都应强制标注机械逃生装置”。一场看似孤立的交通事故,正演变为全球对电动车安全设计的集体拷问。
截至目前,小米官方表示已安排技术团队与家属“明日面对面沟通”,但具体能否给出车门数据、电池热失控时间线,仍是未知数。铜陵联合工作组向记者透露,他们已邀请北京中机车辆司法鉴定中心、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(合肥)同步介入,“不会让任何一段代码、任何一块电芯成为黑箱”。网友最关心的问题被整理成“三连问”:1.碰撞瞬间车门是否解锁?2.电池管理系统有无提前预警?3.救援通道为何耗时近30分钟?所有目光都盯着那份即将到来的报告。
如果悲剧注定无法逆转,至少让真相跑赢谣言。毕竟,三位女孩本该在3月30日清晨走进考场,为“教师梦”奋笔疾书;而现在,她们的家人只想知道:那一夜,女儿到底有没有逃生的机会?对于小米而言,这不仅是技术大考,更是人性大考。雷军曾在发布会上哽咽说“小米汽车是我人生最后一次创业”,如今这句话被网友反复提及——“最后一次创业,别在第一次事故就失去灵魂”。下一次,当隐藏门把手弹出时,希望传来的是生命被托住的声音,而不是遗憾的回响。
摘要:安徽铜陵高速一辆小米SU7碰撞护栏后爆燃致3名女孩身亡,家属质疑车门锁死、救援迟缓,四天未获小米主动联系。事件引爆“电动车高速起火”安全争议,股价跳水、二手车抛售,联合工作组已介入鉴定。真相未到,舆论先至:技术漏洞与人性大考,小米能否交出答卷?
本文来源于用户投稿,如侵犯您的权益,请留言或者邮件(leiquenet@163.com)联系我们。我们将会在三天内核实处理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eique.com/auto/17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