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热门预测大洗牌:香港卢煜明、华裔陈志坚谁能冲顶?
——“风向标”叠满、AI模型押注、全民在线押宝,这份吃瓜级攻略请收好!

① 开奖倒计时!2025诺奖“医学诺贝尔奖”花落谁家?
北京时间10月6日17:30,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那通神秘电话又要响起。对科研圈来说,这是年度“奥斯卡”;对吃瓜群众而言,则是一场高能“猜谜游戏”。今年入围大名单的,不止有欧美学术大鳄,还出现两张让华人瞬间瞳孔地震的名字——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,以及美籍华裔科学家陈志坚(Zhijian “James” Chen)。一位把产前检测变成“抽管血就能搞定”,一位破解了细胞如何“看见”病毒DNA的终极秘密,他们到底谁能把1100万瑞典克朗抱回家?
② “逢五逢十”必出临床医学爆款?卢煜明无创产检技术呼声炸裂
如果你陪媳妇去产检,医生只抽了一管血就告诉你“宝宝很健康”,那得给卢教授磕个头。1997年,他在孕妇血浆里“捞”到胎儿游离DNA,开创无创产前检测(NIPT),把原本1%流产风险的羊水穿刺直接踢进历史角落。如今全球每年超1000万孕妇受益,中国 alone 就有400万。更夸张的是,这项技术只用10年走完“实验室→临床→商业”全流程,被《自然》评为“过去十年最具影响力技术”之一。2022年他已拿下“美国诺奖”拉斯克奖,而诺奖在“逢五逢十”年份偏爱临床突破的隐藏buff,让卢煜明今年赔率一路降到1赔3,风头盖过众多基础科学大佬。
③ “细胞警报器”cGAS-STING之父陈志坚:免疫学里程碑只差临门一脚
另一边,德州西南医学中心的陈志坚同样手握“王炸”。2012年,他解开困扰学界百年谜团——细胞质里出现病毒或自身错配DNA时,谁来拉响警报?答案是他发现的cGAS-STING通路:cGAS像雷达捕捉到DNA后,瞬间合成“信使”cGAMP,接着STING被激活,先天免疫全开,干扰素像瀑布一样涌出。简单说,没有这条通路,人类被病毒偷袭了还蒙在鼓里。该发现不仅刷新免疫学教材,还为癌症免疫疗法、红斑狼疮等自免疾病提供新靶点。2019突破奖、2024拉斯克奖、2025“引文桂冠奖”已拿到手软,按历史命中率(诺奖前拿齐三大风向标→最终得奖概率>60%),他今年冲顶几乎板上钉钉。
④ 囊性纤维化“三联神药”Michael Welsh团队:从机制到疗法一条龙
别以为华人面孔就能稳赢,基础+临床“无缝衔接”的囊性纤维化(CF)战队同样虎视眈眈。CFTR基因缺陷会导致肺黏液厚如胶水,患者平均寿命不到40岁。Michael J. Welsh率先阐明蛋白结构缺陷,Paul Negulescu与Jesús González则把“修复剂”Trikafta®送到患者嘴边,三联药物让90%病人呼吸顺畅,平均寿命直逼70岁。2025年他们已横扫拉斯克+盖尔德纳双料大奖,被视为“最像2018年免疫检查点”的诺奖候选。唯一短板是和2024年mRNA获奖一样同属“转化医学”,连续两年给临床项目发奖?诺奖委员会可不太好意思。

⑤ AI模型+引文大数据:CAR-T、GLP-1、蛋白质相分离排队候补
除了人类专家,AI也加入押宝。Google AI综合“风向标重合度40%+科学颠覆性30%+健康影响20%+领域轮换10%”权重,给出2025年最可能获奖排序:
- CAR-T细胞免疫疗法——把“活的药物”塞进血管,让血癌患者“满血复活”,临床价值炸裂;
- GLP-1/瘦素(Leptin)机制——从糖尿病到减肥神药,横扫代谢病江湖;
- 蛋白质相分离——揭示细胞“无膜细胞器”如何瞬间聚合,基础科学分量十足;
- 光遗传学——用激光遥控神经,脑科学必备神器,但属“工具型”发现,诺奖偏爱 physiology 常等下一届。
Clarivate“引文桂冠奖”今年则押注德州西南的Zhijian Chen、GLP-1奠基人Svetlana Mojsov与瘦素发现者Jeff Friedman,再次为上述方向盖章背书。

⑥ 全民在线开赌:Notch信号通路、全球健康营养项目或成冷门彩蛋
当然,诺奖也爱“补作业”。发育生物学里的Notch信号通路让细胞“相亲相爱”又“互相残杀”,30年陪跑终有获奖呼声; André Briend开发的“花生酱疗法”把严重急性营养不良儿童死亡率砍半,全球健康议题人道主义拉满,随时可能爆冷。再加上蛋白质相分离、光遗传学等“黑科技”,2025年的医学诺奖堪称“诸神混战”。

⑦ 科学无国界,华人闪耀:无论谁得奖,都是亚洲高光时刻
从屠呦呦到卢煜明、陈志坚,越来越多华人面孔走上诺奖舞台,背后是亚洲科研投入20年暴涨10倍的硬核支撑。香港中文大学已为卢教授准备好“香槟+直播大Party”;陈志坚老家福建安溪的乡亲,也把祠堂门口横幅提前写成“祝贺志坚夺诺奖”。无论最终电话拨给谁,这场狂欢已让全球看到:华人不仅能做跟随者,更能当开拓者。10月6日,让我们一起守着直播,为科学尖叫,为华人加油!
本文来源于用户投稿,如侵犯您的权益,请留言或者邮件(leiquenet@163.com)联系我们。我们将会在三天内核实处理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eique.com/st/17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