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65㎡只要1万元,折合153元/㎡!”当这条短视频在抖音一夜爆冲10万转,评论区瞬间分裂:一边是“连夜订票去鸡西抄底”,一边是“鸡西人自己都找不到这种房”。10月11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拨通鸡西恒山区中介小刘的电话,他苦笑:“那套房我带队看过,顶楼6楼没电梯,房东是矿上退休大爷,急去海南陪闺女,1万元是‘处理价’,不是市场价。”一句话戳破泡沫:万元房就像东北早市里10块钱一件的棉袄,真有其货,但得看尺码、成色和能不能扛冻。

鸡西,这座因“鸡冠山”得名的百年煤城,户籍人口160万,年产煤炭3000万吨,石墨储量占全球40%。“煤黑子”们曾经月薪过万,2013年煤价跳水,城区人口三年流出20%。人走了,房就多了,恒山区、梨树区、滴道区成片2000年左右的矿工楼开始“空城计”。这些楼当年是企业福利房,50—70㎡小户型、预制板结构、步梯6层,如今产权到期、管道老化,年轻人嫌弃,老年人爬不动,于是出现“白菜价”。在小红书爆红的“153元神盘”正是这类:65㎡顶楼,北向,冬天暖气费要交1400元,比房价还“贵”,难怪房东喊话“再送2000元红包”。
打开安居客、58同城,鸡西恒山区真实行情浮出水面:2024年10月二手房挂牌均价3800—4200元/㎡,与四五线城市持平。万元房只占挂牌总量3%,且全部满足“四件套”——顶楼+步梯+近矿区+20年以上楼龄。中介透露,这类房子通常要一次性付全款,银行评估价太低,房贷基本批不下来;租也租不掉,周边矿工子弟都去市区买电梯新房,月租300还得包暖气。换句话说,万元房不是“资产”,是“负产”,持有成本会逐年吞噬钱包。

那为啥还有人抢?答案是“短视频滤镜”。博主们只拍“整洁小广场、阳光大窗户”,却省略了“楼道灯泡全黑、屋顶防水龟裂、半夜邻居狗叫”。更关键的是,鸡西冬天零下30℃,顶楼暖气循环差,穿羽绒服炒菜不是段子。去年,一位河南小伙花1.5万买了恒山小区顶楼,开春屋顶渗水,维修费花了8000,直呼“上当”。当地中介总结:万元房只能当“仓库”或“夏天避暑打卡地”,真住人,得做好“勇气+预算”双重准备。
东北楼市整体仍在“深蹲”。国家统计局8月数据,哈尔滨、大连二手房环比跌0.4%,锦州同比跌6.7%。但局部也有暖流:沈阳、长春新房微涨0.2℃,核心学区、地铁口项目看房量回升。鸡西市区2023年拍出两块宅地,成交楼面均价1200元/㎡,碧桂园、恒大缺席,本地小开发商“贴着成本”卖房,新房卖价4500元/㎡送车位。对比之下,老矿工楼更像“时间胶囊”,封存着煤炭黄金年代的体温,也映出资源城市转型的阵痛。

想捡漏?记住三句口诀:一、先查不动产登记,看是否“划拨转出让”,补交土地出让金可能上万;二、亲自爬楼验房,敲墙听空鼓,屋顶看水印,暖气试压力;三、确认市政配套,矿区房常停水,公交末班五点,买菜得赶早集。如果只为拍视频赚流量,建议租一天50元的“老房布景”,别真掏腰包。毕竟,153元/㎡的童话里,也藏着1530元/㎡的隐形账单。
本文来源于用户投稿,如侵犯您的权益,请留言或者邮件(leiquenet@163.com)联系我们。我们将会在三天内核实处理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eique.com/l/17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