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10月18日,美国上演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”全民大游行”——全美50个州、超过2600个地点同时爆发抗议活动,参与人数高达700万!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?相当于整个香港的人口都走上街头。从纽约到洛杉矶,从华盛顿到芝加哥,从东海岸到西海岸,到处都是举着标语、高喊口号的抗议人群。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爆发的第三次全国性示威,也很可能是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远的一次。如果700万这个数字经过专家核查后不变,那这将是美国60年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活动之一,上一次出现这种场面,还得追溯到越战和民权运动时期。

政府停摆第三周:联邦雇员举着”欠薪的抗议者”标语上街
这次大规模示威的导火索之一,就是美国联邦政府正在经历的”停摆危机”。由于国会两党在预算问题上陷入僵局,联邦政府已经进入”停摆”的第三周。什么是政府停摆?简单说,就是政府没钱了,很多部门被迫关门,数十万联邦雇员被强制无薪休假或者无薪工作。这些人中有公园管理员、博物馆讲解员、食品安全检查员、机场安检员等等,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要么回家待着没工资,要么继续上班也没工资,生活陷入困境。在华盛顿的抗议现场,最扎心的一幕就是那些被迫无薪休假的联邦雇员,举着”欠薪的抗议者”(Unpaid Protesters)的标语加入到游行队伍中。这个标语简直是充满了黑色幽默——他们连参加抗议的时间都是”无薪”的。一位在国家公园工作了15年的管理员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说:”我们为国家服务了这么多年,现在连房贷都快还不上了,我们只是想要一份应得的工资。”另一位机场安检员则愤怒地表示:”他们让我们继续工作保障国家安全,却不付我们工资,这是什么道理?”政府停摆不仅影响了联邦雇员的生活,普通民众也感受到了冲击。很多国家公园关闭,博物馆停业,护照办理延迟,食品安全检查减少,甚至一些社会福利项目也暂停了。这种情况下,民众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可想而知。更糟糕的是,这已经是第三周了,两党依然在互相指责、毫无妥协迹象,老百姓看在眼里,气在心里。

从2100个到2600个集会地点:愤怒在全美蔓延
活动组织者透露了一个惊人的对比数据:今年6月,全美曾举行过一次抗议活动,当时登记的集会地点约2100个,而这次10月18日的抗议活动在全美50个州、超过2600个地点同时举行。短短几个月时间,集会地点增加了500多个,这说明什么?说明民众的不满情绪在快速蔓延和升级。原本可能只是部分地区、部分群体的不满,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全国性的愤怒。这次抗议活动几乎涵盖了全美所有主要城市。在纽约,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时代广场和中央公园,高举”不要国王”(No King)的标语;在洛杉矶,好莱坞大道被抗议人群挤得水泄不通;在华盛顿特区,抗议者从白宫门口一直排到了国会山;在芝加哥,密歇根大道上人山人海;在西雅图、波士顿、费城、亚特兰大、休斯顿,到处都是示威游行的队伍。甚至在一些平时很少发生抗议活动的中小城市和乡镇,也出现了民众自发组织的集会。根据活动组织者的统计,18日当天有近700万人参加了示威活动。当然,和其他多数大型活动一样,这个参与者人数在专家核查之后可能会有所调整(毕竟统计700万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)。但即使打个折扣,这个规模也是相当惊人的。要知道,2017年特朗普首次就职后第二天的”女性大游行”,当时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日示威活动之一,参与人数估计在300-500万之间。如果这次真的有700万人参与,那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美国60年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活动之一了。

他们到底在抗议什么?不满清单可以列一张长长的
那么,这700万人到底在抗议什么呢?答案是:一大堆事情。主办方和参与者表达的诉求涵盖了立法、移民、医保、关税、国民警卫队派遣等多个方面,几乎涵盖了特朗普政府的各项争议性政策。首先是移民政策。特朗普政府对非法移民采取了极其强硬的措施,包括大规模逮捕和驱逐行动,加强边境管控,甚至动用国民警卫队进入某些城市执行任务。很多人认为这些措施过于暴力和残忍,侵犯了人权。在抗议现场,经常能看到”停止暴力打击移民”、”没有人是非法的”之类的标语。其次是医保问题。特朗普政府试图改革或削减某些医保项目,这引发了大量依赖这些项目的民众的担忧和不满。对于很多中低收入家庭来说,失去医保意味着看不起病、吃不起药,这可是关乎生死的大事。再次是关税政策。特朗普政府加征的各种关税,虽然名义上是为了保护美国产业,但实际上导致了物价上涨,增加了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。很多小企业主也抱怨关税政策让他们的经营成本大幅增加,生意难做。此外,还有人抗议特朗普政府在环保、教育、司法等领域的政策。总之,各种不满汇聚到一起,形成了这次大规模的抗议浪潮。活动组织者在其网站上写道:”(特朗普)总统认为他的统治是绝对的。但在美国,我们没有国王,面对混乱、腐败和残忍,我们不会退缩。”这句话道出了很多抗议者的心声——他们觉得特朗普的执政风格过于独断专行,像个国王而不是总统。
政治大佬也来凑热闹:桑德斯、州长齐上阵
值得注意的是,这次抗议活动不仅有普通民众参与,一些美国民主党的重量级政治人物也加入其中。联邦参议员、民主党左翼领袖伯尼·桑德斯在华盛顿的抗议现场发表了激情演讲,批评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损害了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利益。伊利诺伊州州长普里茨克则现身芝加哥的抗议活动,与民众一起游行。这些政治人物的参与,无疑给抗议活动增添了更多的政治色彩,也让这次示威不仅仅是民间自发行为,而是带有明显的政治对抗性质。共和党人当然不会坐视不理。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、共和党人约翰逊斥责这次抗议活动为”仇恨美国”的集会。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,这些抗议者是被民主党操纵的,目的是破坏国家的稳定和团结。这种说法当然遭到了抗议者的强烈反驳——人们认为正是因为爱美国,才不能容忍那些损害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的政策。
特朗普的应对:躲到海湖庄园,还发了个”投泥浆”视频
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,作为主角的特朗普是什么反应呢?首先,他选择了”战略性撤退”——10月17日,也就是抗议活动前一天,特朗普就离开了华盛顿,前往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度周末。这个时机选得可真是”巧妙”,正好避开了首都最激烈的抗议场面。但特朗普显然不会保持沉默。18日晚间,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由AI生成的讽刺视频。视频内容相当”魔幻现实主义”:特朗普头戴王冠、驾驶战斗机,向下面抗议示威的人群”投放泥浆”。这段视频一出,立刻引发了更大的争议。支持者觉得这很幽默、很霸气,体现了特朗普不屈服于压力的强硬态度;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对抗议者的侮辱和嘲讽,显示出特朗普的傲慢和对民意的漠视。有意思的是,视频中特朗普头戴王冠的形象,正好呼应了抗议者们”不要国王”的口号。这到底是特朗普故意的自嘲,还是无意中的自我讽刺?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。不管怎样,这段AI视频成了这次抗议活动的又一个热点话题,在网络上疯狂传播。

连海外都在声援:柏林、罗马、巴黎都有人
这次抗议活动的影响不仅限于美国国内,甚至波及到了海外。在柏林、罗马、巴黎和瑞典等地的美国大使馆外,都聚集了声援美国抗议者的人群。这些海外示威者中,有在当地的美国侨民,也有关注美国政治的当地民众。他们举着”支持美国人民”、”反对独裁”之类的标语,与大洋彼岸的抗议者遥相呼应。这种国际声援现象说明,特朗普的政策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,在国际上也颇受关注和批评。毕竟,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,其内政外交政策对全球都有重大影响。很多国家的民众担心,特朗普政府的某些政策可能损害国际秩序、加剧地区冲突、破坏环境保护等等。
这场示威背后的深层问题
表面上看,这次700万人的大示威是针对特朗普政府的具体政策,但往深层次分析,它反映的是美国社会越来越严重的分裂和撕裂。美国的两党对立、族群矛盾、贫富分化、价值观冲突,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。左派和右派互相视对方为敌人而非政见不同的同胞;精英阶层和底层民众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;不同族群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;传统价值观和进步主义思想针锋相对。政府停摆只是这种分裂的一个表现。两党宁愿让政府停摆、让民众受苦,也不愿意向对方妥协让步,这说明什么?说明他们眼里只有党派利益和政治斗争,而不是国家和人民的福祉。这样下去,美国社会的裂痕只会越来越大。正如一些抗议者所说:”这个国家正走向灭亡。”虽然这话有些夸张,但确实反映出很多人对美国现状的深切担忧。无论这次示威的最终影响如何,有一点是肯定的:美国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。700万人走上街头,不仅是对某些具体政策的抗议,更是对国家未来方向的一次重大发声。这个曾经被誉为”民主灯塔”的国家,能否找到弥合分裂、重建共识的道路?我们拭目以待。
本文来源于AI辅助创作和用户投稿,如侵犯您的权益,请留言或者邮件(leiquenet@163.com)联系我们。我们将会在三天内核实处理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eique.com/l/188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