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中,人体传感器是智能家居玩家使用频率最高的传感器产品。人体传感器的作用就是通过检查是否有人移动来联动其他智能设备,譬如将人体传感器放在客厅,在APP上设置有人移动就开灯,无人移动就关灯等触发条件,这样形成一个自动化的联动过程。
那么市面上的人体传感期这么多应该怎么选?又如何打造智能家居场景呢?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!

主流人体传感器性能、功能分析
其实要说到人体传感器的差异,功能上的变化其实不多,主要是探测范围和距离,更重要的是接入协议及性能,决定了它的使用体验。

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,更推荐蓝牙类人体传感器,一是更低的体验成本和更简单的操作流程,二是随着蓝牙技术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智能厂商开始倾斜蓝牙协议,所以选择蓝牙类人体传感器可以说是大势所趋。

另外从表格中我们也可以看到,除领普人体传感器外,其他人体传感器都是1-2年的续航时间,但是领普人体传感器续航能力能达到3-5年,还有防水效果,只有领普人体传感器标了IPX5级防水,这意味着它能在浴室等潮湿环境使用,整体性能还是非常出色的。
此外,我看好领普人体传感器的一点还在于,它采用四元PIR+热释电红外传感器,检测会更加精准,这也是其他人体传感器无法比拟的,搭配它的价格,真的是买到即赚到。

人体传感器使用场景指南(以领普人体传感器为例)
领普人体传感器具备8m探测距离,120°检测范围,所以安装位置可以适当高一些,或是放在顺手拿的位置,可以灵活调整底架,使用效果会更好。
应用示例1:人来灯亮,人走灯灭
安装在储物间、走廊、卫生间相对比较暗的的地方,检测到有人时亮灯,人走后关灯,不用抹黑找开关,也可以避免手里拿着没法关灯的尴尬。
当然,也可以延伸一下场景,比如用在书房,当有人入座时,自动开启台灯,离座后自动关灯。值得一提的是,领普人体传感器自带光照识别,能判断室内光线的明暗亮度,提供更智能化的照明生活,像是在书房看书的场景,就可以设定舒适的光线,更智能更便捷。
应用示例2:起夜模式,不用摸黑下床
将人体传感器放在床角,设置联动台灯、走廊和卫生间的灯,当夜晚下床的瞬间,这些灯就会自动亮起,不用担心磕到墙角。
另外家里有小孩的家庭,晚上哄孩子睡觉时,也可以联动小夜灯,光线更加柔和,忘记灯光时也能自动关灯。

应用示例3:观影模式
安装在电视上方墙壁处,触发条件是晚上20:00-23:00,当有人移动且光线较暗的时候,自动关闭窗帘,打开客厅氛围灯,跟小爱音箱说一声:“播放电影《独行月球》”,你就可以舒服地躺在沙发上看电影啦。
应用示例4:闯入提示
将人体传感器放置在入户玄关处,除了设定下班模式,比如18:30-20:00,回家“开门亮灯,人走灭灯”的场景,还可以联动小米智能摄影头设定安防模式,晚上23:00-早上6:00间,如果玄关处人体传感器检测到有人移动,能迅速通过米家APP提醒主人,并且联动小米摄像头探测异常并录像,保障家中安全。

人体传感器是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,只有实现智能化场景,才能体验真正的智能家居。以上玩法以基础通用为主,如果大家还有更多更好玩的玩法,欢迎留言分享一同讨论哦!